王铭铭,男,1962年3月出生于福建泉州,1981年9月-1987年6月,先后作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1987年10月-1993年1月,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为博士研究生。曾于1991年10月-1993年10月,担任英国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田野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员,1993年10月-1994年10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10月回国,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1995出站,1995年评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特聘教授、博士导师。1996年6月-2001年12月,担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2006年7月至今,兼任中央民族大学"985基地"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自1990年代初起,相继成为北欧民俗学会会员(1991)、英国《国际文化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学术编委(1997)、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海外会员(1998)、法国国际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比较中国研究》(Journal of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学术编辑委员。 2001年,曾创办《人文世界》杂志(该刊因故只出版创刊号),2006年,在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支持下,创办《中国人类学评论》杂志。
王铭铭从1980年代初期本科高年级到研究生阶段,即开始译介海外人类学著作,同时,开始研习东南沿海考古与民族史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鉴于海内外人类学中国研究有深重的"乡土情节",而选择致力于城市人类学研究,博士论文研究,即集中于城市仪式、时间-空间及社会关系-力量的人类学分析。因工作需要,博士后期间转向乡村研究,曾在闽台三村从事长期田野调查。1995年至1999年,从事东南地区与华北地区乡村社会状况比较研究。1998年起,倡言中国的海外研究及天下主义人类学,建议北京大学开设海外民族志课程,并在欧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的学术会议上阐述这一主张,在欧洲跨文化研究的支持下,于2000-2001年在法国和马里从事试验性田野考察。1999年起,受费孝通先生的民族论述之启发,将研究视野拓展到西南地区,完成"魁阁时期"人类学著名田野调查地点的再研究课题,2003年,转入"藏彝走廊"地区,开始多民族聚落与文化互动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与此同时,展开中国人类学核心、中间、海外三个层次的研究领域的学术史与理论视野的论述。
主要学术观点
中国人类学及海外汉学人类学向来轻视城市研究;有鉴于此,王铭铭于1987-1993年博士论文研究阶段,选择在一座城市里进行民族志研究工作。他于1989年开始对泉州旧城进行历史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的结合考察,以年度节庆仪式为角度,侧视社区性、地区性、国家性及超国家性的社会力量,在一个城市空间中的并存与互动历程与现状。该项研究过程与结构关系并重,部分成果在数篇英文论文中得以呈现,主要观点又在1999年出版的中文著作《逝去的繁荣》这一历史色彩浓厚的著作中得以延伸和修正。
1991年之后,王铭铭先后在闽南的溪村、塘东及台北县山街展开乡村研究,这项研究属于"多地点民族志",在内容上关注地方互助制度、家族、社区与朝圣仪式、草根权威等,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1998年出版的《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2001年与Stephan Feuchtwang合著的《草根权威》等著作中。
在1990年代的城市或乡村的研究中,王铭铭都特别重视历史、权力与仪式的"三重唱"。
受费孝通、G.William Skinner、Maurice Freedman等学术前辈的启发,王铭铭认为,中国人类学要有自己的前景,则应在城市与乡村、历史与当下、观念与现实的结合研究中,开拓其独特视野。
1996年至1998年,王铭铭因介入欧洲一个跨文化研究团体的活动,而有机会触及中国的"天下观"与新世界人类学之间的关系,他经过一定铺垫,提出汉语人类学的"海外视野"或"海外民族志"的看法。2000年,王铭铭应芝加哥大学之邀,担任该校人类学系访问教授之职,开设《人类学中的"中国问题"》课程,进行有关天下观下的中国学术史思考,期间,又接受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与东亚研究中心的联合邀请,就这主题进行了一次特别讲演,演讲的部分内容,后以"第三只眼睛"为题,发表于英国《人类学评论》杂志。
在从东南研究转入天下观与"海外民族志"思考的过程中,王铭铭遭遇到了被其定义为"中间圈"的有关问题。所谓"中间圈",指环绕着作为汉语人类学的"核心圈"存在的"乡土中国",其地理空间范围,既包括诸如东南沿海这个"夷夏之间"的地带,又包括长期以来得到中国民族学界集中关注"民族地区"。鉴于理解中国人类学的"天下观",不能跳过"中间圈",王铭铭在结束了"魁阁时代"中国人类学几个著名田野地点的再研究后,从2003年开始,便沿着费孝通先生勾勒出的"藏彝走廊"路线行走,其有关观察与思考于2008年发表于《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一书中。该书的起点是"民族研究",中间"程序"是结合了中国的"关系主义民族学"与Marcel Granet的古史研究的文明人类学,结论则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神话与历史之根。王铭铭指出,对于中国"中间圈"展开"夷夏之间"关系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欧式社会科学(其基本叙事和解析结构,来源于印欧神话的"三重功能")。
王铭铭在不少近期的论著中指出,1920年代至1950年代,中国人类学家已基于自身的历史经验,对西学进行过有自身特色的综合;这些综合,固然存在与"国族主义"相关的问题,但若得到"反思的继承",则将是中国新生代人类学家的学养。这意味着,中国人类学家既不应固步自封,又不能妄自菲薄,或因无知而纷纷自诩为 "创新者",而应耗费更大量时间,寻找自身的学术史之根。
除了个人学术研究之外,王铭铭也做过大量学术组织工作。1995-2000年间,他组织了多部国外学术著作的翻译,数次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班主任之职。2001年,王铭铭创办《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杂志(因故在出版创刊号之后停刊),2006年,王铭铭受聘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借助该校"985工程"平台组织大量学术讨论,并创办《中国人类学评论》杂志。
王铭铭教授其他学术概况如下:
国内名誉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历史高等研究所客座导师(2009年起)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2008年起)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2008年起)
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起)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2005年起)
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4-2006年)
西北民族大学民俗学社会人类学学院兼职教授(2002年起)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2001年)
云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0年起)
主要境外讲学经验
2006年12月:香港树仁学院香港社会学会年会
2006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东亚人类学/人类学在东亚国际学术会议
2005年12月:韩国首尔大学著名外国学者讲座
2005年10月:印度果阿、本地治理、德里互惠知识国际会议、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大会
2005年4月:台湾东华大学"族群与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
2001年12月:法国索邦大学互惠知识国际会议、欧盟(布鲁塞尔)跨文化研究国际大会
2001年6月:应法国国际跨文化研究院邀请任访问教授,展开法国农村人类学调查
2000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人类学系访问讲学
2000年4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问,人类学系与东亚研究中心联合讲演"第三只眼睛:迈向本土人类学的反思"
2000年3月:马里文化部互惠知识大会
2000年1月-6月: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访问教授,讲授博士课程"人类学的中国问题"
1998年12月: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国际跨文化研讨会
1997年9月:全欧汉学会第12界大会主题讲演(爱丁堡大学人文学院)
1995年6-19月: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访问学人,从事台湾汉人社区人类学调查。
1991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沿线的英雄史诗专家会议"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1985-1987年--"人类学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1988-1991年--汉人社会中的仪式与时空专题研究课题,伦敦大学中心基金会、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资助,博士论文研究项目。
1991-1993年--"中国地方传统与互助制度:10个村落研究",英国经济社会科学院资助,田野研究、资料分析。
1993-1994年--"中国传统宇宙观研究",英国爱丁堡大学资助,独立研究。
1994-1996年--"中国民间权威与象征资源比较研究",英国城市大学资助,研究课题主任之一。
1995-1997年--"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制度的改革",国家教委博士后课题,独立研究。
1996年-今--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国家教委"九五"重大课题,主要研究人员。
1996年-今--"中外文化人类学比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一般项目,课题主持人。
1996年-今--"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课题,课题主持人。
1996年-今--"中韩华侨与侨乡社会比较研究",韩国汉城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资助,中方合作者。
1999年-今--"云南著名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的再研究",云南省政府省校合作基金,课题主持人。
2004年-今--"藏彝族走廊的族群与文化",北京大学校长基金,课题主持人。
2006年-今--"多民族聚落与文化互动研究:以藏彝走廊为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主持人。
主要著作目录
中文作品
专著
1.《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非我与我:王铭铭学术自选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5.《社会人类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5月版。
6.《王铭铭自选集》(新世纪学人文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无处非中》,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9.《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裂缝间的桥--解读摩尔根<古代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
12.《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没有后门的教室--人类学随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心与物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19.《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类学随笔》,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0.《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主编文集
1.《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合编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合编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人类学述评选集》(编),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重归"魁阁"》(合编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主编学术杂志
《中国人类学评论》,北京:世界图书公司,2007年起出版。
主译作品
《当代人类学》(哈维兰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马尔库思与费彻尔原著),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甜蜜的悲哀》(萨林斯原著),北京三联书店。
外文作品
专著
1. Grassroots Charisma: 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 Co-Authored with Stephan Feuchtwang, London: Routledge, 2001.
2. Empire and Local Worlds: A Chinese Model for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San Francisco: Left Coast Press, forthcoming
论文
1."The politics of culture or a contest of histories: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in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992, Vol.16, No.1-2.
2. Flowers of the state, grass of the people: yearly rites and aesthetics of power in Quanzhou, South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London Ph.D Thesis, 1993.
"Quanzhou: the Chinese city as cosmogram", in Cosmos, 1994, No.2.
3,Review: Chinese Almanacs (Richard Sm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smos, Vol.10, No.1, pp.131-134.
4."Place, administration and territorial cult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Late Imperial China,1995, No.2.
5. "El patrimonio en duda: un templo sus fiestas", in Anthropología de la Transmisión Heretaria, edited by José Anthonio de Rota, pp.139-178, Universidate Da Coruña Servicio de Publications, 1998.
6."History, fraternity and reciprocity: the folk model of welfare and mutual aid in two south Fujian villages, 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Yearbook, Hong Kong Press for Social Sciences, 1999.
7."Shiding: Popular authority, life history and social power", i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Summer 2001, Vol.1, No.4.
8."The third eye: towards a critique of 'nativistic anthropology'",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Vol.22, Issue 22, PP.149-174.
9."Tributes and shares of center: some notes on Chinese 'pilgrimages'", in En el Camino: Cultura y Patrimonio, Jose Antonio Fernandez de Rota y Monter ed., pp.43-56, Universidade Da Coruna.
10."The Fa Zhu Gong Festival: The Birth of a God or the Reproduction of Loc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in The Chinese at Play: Festivals, Games and Leisure, edited by Anders Hansson with Bonnie S. McDougall, London: Kegan Paul, 2002.
11. "Europe, une terre sans ancestres",Les Assises de la Connnaissance Reciproque,Alain Le Pichon ed., Paris: Le Robert, 2003.
12. "Mapping 'chaos':the dong xi fo feuds of Quanzhou, 1644-1839", in Making Place: State Projects, Globalisation and Local Responses in China, Stephan Feuchtwang ed., pp.33-60, London: UCL Press.
13. "Anthropology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past decade", Asian Anthropology, Vol.4.
14. "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enemy: the issue of 'Chinese culture' on the Southeast coast", in Southern Fujian: The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s in Post-Mao China, Tan Chee-beng ed.,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6.
从礼仪看中国式社会理论
文章访问量:4673 2007年08月24日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
文章访问量:4321 2005年02月28日《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导论
文章访问量:4722 2004年05月01日The Third Eye:Towards a Critique of ‘Nativist Anthropology’
文章访问量:4808 2002年06月30日Shiding Village:Popular Authority, Life History, and Social Power
文章访问量:3386 2001年07月31日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福建溪村祠堂议事活动的考察
文章访问量:5628 1999年04月30日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
文章访问量:7631 1997年01月31日Place, Administration, and Territorial Cult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 Case Study from South Fujian
文章访问量:4443 1995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