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通过考核,跟随黄宗智先生学习一月有余,现借撰写学习心得之际,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反思总结的机会。如若考虑到准备时间,我在本门课程上投入的时间也已将近四个月,期间历经波折,也愈发看到自己能力之不足,收获亦颇愧对于先生的教诲。但一路走来,仍深感获益匪浅。鄙意以为,本课程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在于,使我意识到要认真对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具体而言,首先是要在阅读和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更好的理解前者;其次,要时刻注意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及其适用范围,意识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改造所处时代的现实条件的实践活动。如是,方能不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理论学说之中,亦可真正将理论学说视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我认为,这于我今后的求学之路不无小补。
重视经验与概念的连接
在研究中把握经验与概念的连接是先生在本门课程中提及次数最多的内容之一。在先生看来,经验主要是通过调查或文本所能发现的“事实”,概念是指各种不同的理论学说,连接两者的方法是“从经验到概念再到经验”,而非相反。在授课过程中提及某一理论概念或者学术观点时,先生倾向于让我们自己举一些能够证明这些概念和观点的例子。例如,在阅读布迪厄《实践感》一书时,我没能很好地理解“习性”一词,然后先生引导我们从“阶级”的角度思考这一概念,并举出士绅和农民因其所处阶层之不同,故而在行为表现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先生要求我们在撰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将自身对一书所提及的经验和概念的理解总结出来。我认为这一过程对于形成严密的论证思维极有裨益,否则初学者面对理论观点时,很容易陷入抽象的概念泥沼,从而丧失运用概念的可能。
另一方面,先生在课程中安排我们阅读实体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四种理论流派的代表作。也许是先生考虑到这些书的内容比较抽象,以及我们对理论性作品的把握能力有限,所以课程后期时,先生有意通过一些重要的问题引导我们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其中,“作者在书中所设置的理论的左右两方面对手分别是谁”以及“可否举出最能说明某一概念的最好例子”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问题。整个课程下来,我觉得这些问题对于我理解理论作品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一方面使得我能够看到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差异及它们所能进行对话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具体而微的例子或者能够为实践材料说证明的经验,我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知识的解释力。不过,需要承认的是,由于既有的理论基础相当匮乏,所以我没能很好地理解这四种理论观点,但我认为先生对我的引导,使得我知晓了与理论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及方法。如若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如是,方能无愧于先生教诲以及自身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及其适用范围
先生对待理论的态度是,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终究只能为我们提出问题,因此万不可追求绝对化的理论,要将之视为一种待受时间检验的工具。我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治学倾向。我们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解释客观世界,更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亦即经世致用,此处的“用”更多是在强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过程。不过,要想践行经世致用的理念,首先还需提升理论学习能力,否则难免身陷复杂多样的现实之中而不能自拔。以此,我们方得以促成理论与实践的合理互动。
治学过程中,一旦我们促成这种合理互动,便能够避免由演绎逻辑而导致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化思维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先生时时提醒我们要能够突破这种思维模式,但实际上,以这种思维思考很可能成为我的习惯,如果不经有心人指出,甚至很难意识到存在这种简单化的思路。先生本人极为反对将基于西方国家经验总结而来的现代化理论简单照搬到中国,而且劝诫学生不要以“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野蛮与文明”这样的简单二元对立式思维来分析中国问题。但是我在撰写毕业论文之时,却依然陷入这种思维。先生认为,从毕业论文的题目——《论改革开放以来政策法规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影响》——便可以看出,我还是简单地为农村教育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并寄希望于通过国家层面的努力来“改造”这一落后的现状,以期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先生认为,除了简单的二元化思维之外,如此思考的不足之处还在于,在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时候,既不能忽略农民以及村庄共同体的需要,也不能忽视他们的积极性。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一课程之中,它使我有机会领略一位具有宽阔学术视野和强烈现实关怀的学者的治学经验。但正如一位友人对我的劝诫一般,“通过申请,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跟随黄先生学习愈久,便愈发觉得自身实力之不足。然正如邵康节所言,“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努力求知以克服自身之不足,并力求做到经世致用。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尽到了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