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
钟炜玲
结束黄宗智老师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课程整整两周之后,我终于动笔写下这份总结。如果说刚结束课程时更多的是激动和不舍的话,那么现在,在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之后,我更能意识到过去那一个半月的北漂生活带给我的改变。
还清楚记得当初得知黄老师将要开设这门课程的消息是在去年冬天,我还在台湾交换学习的时候。那时候看到课程大纲就无比兴奋,因为课程所强调的事实和概念的连接以及学术理论的训练正是我认为自己最匮乏的东西——过去我的阅读几乎可说是毫无目的和方向可言,对于各大理论流派亦缺乏了解的自觉,更不用说从理论中观照现实了。不过实话说从一开始我就对通过课程初选不报任何奢求,纯粹想借申请课程的契机为自己在寒假期间找到读书的动力,但我不止一次地想象,如果有幸能够在良师益友的引领下接受高强度的学术训练,该有多大的进步!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黄老师愿意给予我参加研修班的机会,这世上的事真是很奇妙,不抱期待但是努力地去做了,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带给你收获的罢。
总结这一个半月以来的收获,私以为一个是在阅读学术专著时更加注意概念和经验证据的连接,阅读得更精确了。我也从一开始读书笔记被老师批注为经验证据总结不清、到后来时时提醒自己在每一个关键论点后面都要附上至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论据。培养这种习惯的过程有助于我不断地反思作者的论证方式是否有说服力、还能如何增强论证等等。此外,从前我读书读得细,但也许正是因为太细致,反而不容易跳出树木、看见森林。在第一堂课结束后,有感于此,我向黄老师反映了自己的这个毛病,老师亦提醒我更多关注大问题也许更好一些,在此后的阅读中我便有意识地在产生困惑时不仅尝试自己提出解答,而且学着自己判断其意义和价值。
第二个收获是“硬知识”的拓展。本课程前三周时间主要用于阅读黄老师的几本法律和农村经济的专著,学生可以把重点放在法律史和经济史中的任何一个。不过部分由于我是外地学员、在京空闲时间较多的原因,部分亦由于我和其他同学比起来阅读面较狭窄的原因,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同时阅读法律史和经济史两个领域的著作,这样可以更充分地参与课堂讨论,也有助于在法律史和经济史的来回穿梭中拓宽视野、思考更多可能。说到课堂讨论,其实我一直属于寡言少语的类型,特别是刚开始几节课,常有很难参与进去的拘束感。不过随着大家越来越熟悉亲近,也因为黄老师的引导(老师会把他认为大家的作业中重要的问题当堂提出来让同学们一起讨论),在课程的后半段我比起以前更加主动地发言了,而且乐在其中,并发现如果能积极地跟上讨论节奏的话,收获绝对比纯粹被动听课大得多。
第三是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入对四大理论流派——实体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这些外国经典理论著作的文字常常佶屈聱牙,艰深晦涩,伴随着我度过了挫败感高涨的整整一个月。例如在第一次阅读布迪厄的《实践感》时,我不但难以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甚至常常无法有效理解一个单句的含义,还是当课堂上黄老师点拨道布迪厄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是阶级问题时,我才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当携着这一重要认识重新去理解布迪厄对习性、象征资本等概念的阐述时,我才开始意识到黄老师当初所说的“布迪厄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又如在阅读《法律社会学》时,我也是在读过几遍之后才意识到,对韦伯笔下“理性”的理解需要清楚区分为通则化、法律关系建构以及体系化三个层次才能理解为什么在韦伯看来实质理性法律终究是非理性的。回想起来,为了更精确地掌握理论核心,这7周中每一本必读著作我都阅读了至少两遍,对后面四周的理论著作更是通读了三遍才敢下笔,也往往只有到第三遍时才对作者的论点有了七八成的理解、那些文字在我眼里才像“活过来”一般连成通顺的语句。这期间不乏挫败失落的体验,但那“神奇的第三遍”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和满足感,如果不是参加这门课程,从前的我很可能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就丧失耐心避之唯恐不及了,这样就永远不会进步了罢!另外,黄老师所提倡的用经验实际来对理论概念进行取舍的研究方法也让我对理论的运用产生了崭新的认识。从前我对于理论总有种假大空的偏见,也不懂得用习得的理论观照实践,黄老师在其专著中与韦伯、恰亚诺夫等理论家的对话帮助我认识到原来做真学问并不是在选择信仰一种理论之后再用经验去加强其“真理”性,而是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理论的不同部分来解释实际问题。
黄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各位优秀的师兄师姐的包容和关爱帮助我充实又愉快地度过了这段特别的“北漂”生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会将精确阅读、系统写笔记的习惯坚持下去,并涉猎更广泛的学术经典、接触更鲜活的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能进而在写作上有所进步,能在理解中国现实问题上有所作为。
再次感激黄老师当初接纳我参加研修班、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希望下一次与老师和同学们见面时我会有成长后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