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
霍晓立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015年“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课程结束了。此时,正如那句流俗的话所言,“想说的太多,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确实如此。这篇夹杂着新鲜记忆的课程总结,注定不可能是由中心论点、次级阐发性概念与经验根据构成的,条理清晰的读书笔记,而只能是由人事点滴串连而成的,“拖泥带水”的内心独白。那么,我就暂且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
我能有幸参与黄老师的这门课程,实属偶然。年前田雷老师告知我,黄老师从2005年起每年都会在人大办研修班,他希望我也能试着去申请一下春季的课程。说实话,我当时的回应并不是很积极,一来是因为浮躁,我的研究方向是美国宪法,实在想不出我能从中习得什么对我即时“有用”的知识;二来是因为不自信,我身在重庆(不是北京)、学习宪法(不是法史或法理)、没有“成果”(不都看这个么),实在想不出一条黄老师选择我的理由。但是,当我看到历届学生收获满满时,心里痒痒的,最后还是没按捺住内心的“欲望”,在报名截止前提交了申请。不曾料到我竟有幸被黄老师录取了!诚如黄老师所言,“历史没有规律,而只有趋势,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多种趋势偶然交汇的结果”。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能坐在黄老师的课堂上并受教于黄老师,难道不是恰如这无法预判的历史般偶然吗?
研修班前七次课是读书班,第八次课是写作班。读书班主要是读“兵法”,即精读黄老师经济史三卷本或法律史三卷本和实体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实践主义等主要理论流派的代表性著作,并写精炼与准确的读书笔记,旨在培养学生精确阅读、精准概括的能力和连接理论与经验的思维习惯,并以黄老师的研究为例,培养学生有理论导向地、实用地使用经典理论的习惯和在不同理论交锋处或理论与现实的背离处提炼新概念的能力。写作班主要是用“兵法”,即就自己的研究题目,结合课程中习得的视角与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计划。
写一篇合格的读书笔记并不轻松。我之前习惯于泛读,即使对有限的几本自认为读懂的著作的理解,也无法达到黄老师要求的精准的程度。因此,我每周一到周三写读书笔记时很抓狂,交读书笔记时很纠结,交完读书笔记后又很忐忑。每本书的作者通常为了行文与叙述的便宜,将一个中心论点、几个次级阐发性概念和大量的经验证据散布于各个章节,而要在一篇两三千字的读书笔记中囊括整本著作的内容、结构、意图、贡献与不足,就需要把整本书揉碎了、读透了,用一根主线和自己的语言对其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有意识地克服偷懒的本能,这无疑是“痛苦”的。
最令人兴奋的是每周五的讨论。黄老师会根据我们的读书笔记中出现的问题和每本书中核心的问题,确定讨论的议题并控制讨论的进度。其时黄老师不仅会就着每本著作的中心、贡献与不足,以及自己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与研究心得,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而且会就我们的读书笔记中暴露出来的理解上的分歧与问题,结合我们每一个人的研究学科与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黄老师的一席话总会有意或无意间点到我的“痛处”或兴奋点,并对我的研究中的困惑给以令人信服的解答。而且,黄老师在课上总是反复告诫我们,任何一种理论都只能给我们提出问题,而不能给我们答案,从理论到理论的虚浮之风终将导致学术的崩溃,从经验到经验、为历史而历史的传统做法也不会有出路,未来的学术必须是一种从实践出发的,左右兼顾经验与理论、前后兼顾历史与现实的,具有“历史感”与“真实感”的学术。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慢慢发觉中国法律史中有许多有意思的研究题目,黄老师也希望我能做一些中国法律史的研究,但是,当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仍将是美国宪法的历史与理论,况且进入一个学科甚至研究领域的问题域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因此,我还是决定暂时做一个中国法律史的业余爱好者。当然,这并不是说黄老师所倡导的历史社会法学不适用于外国法律史的研究,因为历史社会法学的研究方法既不姓西,也不姓中。最近,田雷老师也正在思考另一种“从档案出发”,即在外国法律史的研究中寻找“档案”的替代性材料,以期更为接近外国法律史的真实,从而跳出意识形态的宣传并自主地设定研究议题。这实际上是在拓展黄老师的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也表明我刚开始的犹豫和担忧是没有根据的。不论是中国法,还是外国法,也不论是将法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还是将法学作为一种历史学,都应当从黄老师所倡导的“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与“实践法史”中获得教益。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无法做到彻底地“清新”与“脱俗”。所以在这里,还是要对黄老师说一些感谢的话。黄老师是一位可敬的先生,他是国内外著名的中国学学者,在明清以来的社会经济史和法律史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年届七旬依然笔耕不辍,不断推进自己的研究。但是,在我看来,他是身在美国的中国学者,他与其他海外汉学家的不同在于,他不仅有着在中国的真实的生活体验,而且对中国和中国普通人民有着真诚的感情;黄老师是一位可亲的老师,他对我们这帮小牛犊们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关爱和宽容,不论我们多晚提交作业,他对每一篇读书笔记都会认真地批阅。班上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专业,有博士生,有硕士生,还有本科生,黄老师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黄老师是一位可爱的朋友,他和我们私下聊他小时候的经历、他的家人、他的爱好,他的爽朗的笑声或严肃的表情也表明,他在我们面前从不掩饰他喜欢或讨厌什么。当然,最难忘的还是饺子宴后,黄老师带着三分酒意与我们挥手告别离去的背影。
感谢黄老师让我们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黄老师说,我们是一个令他兴奋的群体。的确如此。班上的同学绝大多数是研究生一二年级的学生(其中还有一名本科生),但都非常地优秀,同学们每次课上或课下的讨论都会给我带来新的启发,我们私下也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每次优秀的他(她)们喊我师兄的时候,我就倍感压力,也充满力量。借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这个世界终究是你们的,但我们也会努力的”。最后,希望黄老师健康长寿,继续为学术事业贡献自己的思想;希望同学们继续一道努力,不仅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学会黄老师是怎样思考的,而且在以后的研究中学会像黄老师一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