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的课程转眼就结束了,短短八周却无比充实。作为本科生,我非常幸运地被破格招收到课程中来,格外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也非常感谢黄老师和同学们一直以来的鼓励和关心。
八周以来,追随黄老师阅读、写作和研讨使我掌握了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也建立了求真务实的学术理念,渐渐觉得阅读理论并不可怕,反而是与真正出色的大脑所开展的愉悦对话,理论的确是一门核武器。
先说说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抓住理论的核心,不要因旁征博引而游移视线,而要始终能用一句话精准总结所读内容。为此有两条实用的途径。一是先读首尾。通过导论和总结来进行概括,可以暂且绕过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繁复而相对次要的内容。二是寻求理论的敌手。作者的论证常常起因于或建立于对另一种或几种理论的驳斥,把握主要的理论流派、理解理论争锋点、洞悉政治意识形态对掌握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把握理论与经验证据的联结。经验证据是整理资料、得出结论、说服读者的渠道,理解作者如何联结理论与经验证据,就是在跟随并检验作者的逻辑,寻求理论的裨益。撰写读书笔记时,在整理思路的基础上挑选并概括有力的经验证据和联结点,既能够阐述透彻,又能够帮助几年之后的自己理解当时的笔记。
再次,要能够在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之间把握中层概念。这是从著作中发现问题、汲取养料、寻求研究灵感的好方法。举例言之,顾燕师姐在研读韦伯《法律社会学》时提出从授权型法命题看待清代法律,就是由中层概念发现了独特的视角。
当然,这些方法是锦上添花,离不开日积月累。同时,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理念。
真实感是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关键词。黄老师反复强调,在积累时,不论是理论的研读还是读书笔记的撰写,都要有所判断,有所收获,不盲从、不炫耀。在运用时,不论是田野调查的过程还是经验证据的梳理,都要寻求真实,尊重真实,做扎实的学术。老师的著作都来自丰富的史料、耐心的梳理和独到的见解,十年磨一剑的背后是对真实的不懈探求。纷繁的世界里充斥着伪命题,怀疑一切不是为了打破一切,而是为了坚守真实。
我曾问老师,如何向学者转变,发现真正重要的问题。老师说,他的学术动力来自儿时上海一夜之间冻死三千人的新闻带给他的冲击,他关心理论对解决社会问题有没有用。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不源于对时髦理论的追赶,而源于对国事的真切关心,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践行。我钦佩老师的广博情怀和大家风范。从真正关心的问题出发,才能获得上下求索的耐心和动力,摆脱预设框架和主流话语的束缚,摆脱狭隘的视角和花哨的修饰,像老师一样严谨治学、独立判断、洞悉本质。
最后,过去两个月研修班带来太多的温暖、欢笑和启迪。我不仅从黄老师的谆谆教诲中获益匪浅,也从程存旺师兄的“分享收获”农场学习将理论化为实践,从顾燕、杨凯师兄对学术的坚持学习孜孜以求,从李婉琨师姐对史料的细致搜集、梳理与运用学习勤勉为学,从魏晓东师兄看待社会问题的犀利老练学习洞察,从肖梦黎师姐的敏锐思维和出色口才学习思辨,从张骋师兄对多元理论的融通力学习开放包容的视角,从赵刘洋师兄清晰的思维、精准的概括和广泛的知识面学习厚积薄发。书不是一日读成的,愿日后继续随师学习,书海作伴,交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