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苍穹 脚踏实地
——黄宗智2022年秋季研修班课程总结
芦 丹
北京师范大学 基础理论法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
黄老师将教学、学术理念和方法所得,毫无保留传授给学子。不同于以往采用的将理论视为权威,拼凑现实迎合理论,“削足适履”的学习、做研究的进路,黄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是一套连接经验与理论的方法,即从实践经验出发,借此来检验各种理论,通过比较、取舍、汇合、重构、总结各种理论,回溯问题发展、演变,建立符合经验实际的理论概括和观点,再回到实践对观点和理论进行检验。黄老师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都在践行这一方法,开创的是新的理论概念和研究范式。在课程之中向老师求教、与同学比较学习,我个人收获了迅速的成长,对老师的告诫和指导感恩不尽,暗下决心要写出连接经验与理论的文章,也非常乐意能将自己的成长向老师汇报,与同学交流。
读书要有所选择,除了与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相匹配,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学说的本源,同时要结合当下的实际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结,而不是对书中作者灌输给你的东西被动接受,消磨了大把时间,得到的知识文化和书籍应当是前进中脚下的车轮而不是背上的包袱。这个道理说出来不难,想明白也不难,但当我们通过读书、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表达出来,高低、深浅会一目了然。黄老师传授我们的这套连接经验与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将理论与理论、理论与现实、表达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的说破,引导我们养成主动去发现,是开启理论学习的密码本。黄老师用毕生所学、所思帮我们摸索了一条路出来,凝练为几部经典的研读,又手把手指导学生通过撰写读书笔记领悟其中的门道,经过“锤炼”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获得孜孜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六脉神剑”将指日可待,短短的7节课凝聚的是黄老师读书、为学的智慧真谛,饱含着老师家国情怀、学术关切及对晚辈无私的提携,毫无保留、悉心传授!钦佩之心油然而生,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首先,这种连接经验与理论的方法,这是一种将理论当成问题的读书韬略。完全不同于我以往的读书习惯,把所援引的理论当做知识或真理、答案,视为给定前提而不予反思,黄老师要求我们学会与理论进行对话,通过理论对手来澄清自己的观点,是驾驭理论的方法。他要求学生读理论既要积极思考也要善于比较、取舍、重构、总结、有效输出,尤其要关注那些理论间的交锋点或理论与经验不相符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才有可能生发新知。这个过程实则讲透了“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但当没有足够的内力不能真正明白老师这层深意之前,只能在望尽天涯路的茫然感中苦苦挣扎。
老师的实践方法自有其良苦用心:西方发达国家崛起的历史中,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的诸多社会科学理论,为西方对世界的统治提供了知识基础。但这些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是脱节的,西方理论概括、概念范畴不足以理解中国经验本身,西方法律、理论的移植无法更好的指导中国实践,而中国本身的表达也常常与其实践相背离。中国式现代化应在现代化语境当中,但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内涵。因此,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的真髓并不在于多元理论之中的任何一种,而在于各家各派通过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在一个相对宽容的政治社会制度中多元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例如黄老师通过梳理、对比有关继承与赡养条款的创设和历史演变(现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方面的可能路径,我们完全有能力进行不同于西方法律原则的法理层面的创新,处理好协调性别平等原则与社会实际的法律规则,协调好制度与实践之间的背离。
其次,践行这种方法,需要做到精准概括、真实感、历史感。第一点是精准概括。精准概括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选定精准概括的对象。选定奠基性质的优秀的专著与理论作为自己学术理论的基础。二是精准概括的内容主要为主要对手和理论的主线。对于主要对手方面,例如要看到实质主义理论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后现代主义对自由主义、现代主义的批评;实质主义对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以布迪厄为例,布迪厄的理论对手众多,但在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实践感》一书中,中他试图超越学术理论长期看待实践社会所存在的,诸如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意志主义与结构主义等二元对立现象,希望发展第三种社会学理解模式——“实践理论”,用实践弥合主观与客观、阶级结构与个人意志,例如,他认为所谓阶级,应理解为一种“惯习”,是透过前期的社会生活实践,累积在行动者身上的行为倾向,在实践中是有阶级倾向烙印下的主观性抉择,借此,布迪厄既批评了机械的阶级论,也拓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有关阶级关系的分析。对于理论主线方面,专著的阅读要注重掌握其核心论点,用自己的语源表达出来,达至精准,再用三、四段总结主要的次级论点,概括的过程中要专注于思考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点与关键经验证据及核心观点与现存理论体系的争议,优秀的专著会用扎实的经验证据支撑论点,而论点也是对经验证据的精准概括;三是专著和理论著作的精准概括有所区分。而对于理论的阅读,与专著同样要做到精准概括,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最稳妥的方式,就是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跟理论做对比,从自己熟悉的中国经验出发对理论进行判断和取舍,诚如老师自己用这种方法关注到了中国表达与实际之间的背离。
第二点是研究要建立在“真实感”基础上。“真实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在理论阅读与研究的过程中要与个人生活与现实实际相结合。真实感的重要性体现在,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双文化”的“第三世界”,现代主义的理论模式,包括市场主义、私有产权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等等模式都披着普世价值的外衣,都要作为典范指导中国发展,也这其中唯有实践才可能够体现中国特殊性和主体性,弥合西方主流理论模式和地方主观抉择,避免走向“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非此即彼的道路。“真实感”是实践的重要来源。回看中国革命的历史,邓小平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感”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恰亚诺夫的小农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既有理性一面又是生存小农,打破了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理想化抽象,更加符合“真实感”。而黄老师对恰亚诺夫人口周期论的解读是源于对中国高级社的“真实感”;对“人口压力之下,小农家庭农场能够支撑高于资本主义化的农场的地租”的认可,亦是来源于老师所知晓的明清之际长江流域的经验事实,而这种小农经济劳动力的“内卷”道路,长期下来完全消灭了经营式农场,也证伪了“资本主义萌芽”及资本主义必将取代封建主义的西方现代主义预期。黄老师的法律史研究同样是在建立于由“真实感”获得的“中国法律表达与实践背离”这一框架之下的研究。
第三点是要注重研究问题的历史梳理,开阔视野中建立一种“实践历史”研究。一方面“历史感”是实现“真实感”所不可或缺的因素。黄老师的法制史研究是超越传统法史学的深刻认识,他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分析,使从清代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法律文本及司法案件实践的不同逻辑以及变与不变得到清晰的展现。这种跨越、贯通不同时段的历史感,使黄老师提出“实用道德主义”“表达与实践的背离”等概念及其对应的理论,具有深邃的洞察力量和极强的实践概括价值。与黄老师的实践不同,布迪厄提出的实践是相对制度和结构而言的“实践”,展现的主要是单一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分析(北非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没有考虑到这种长期的制度化的历史倾向,没有考虑到“双文化”的“第三世界”的实践,也没有考虑实践和话语表述之间的关系和张力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实践历史”研究,会减少受意识形态等影响,避免走向盲从的错误道路。在读韦伯的时候我非常容易被其广博的历史实际研究所羁绊,韦伯的研究建立在视域宽阔的比较史维度之上,他重视对人类文明多元历史经验、演变及经验比较研究,并用以阐明形式理性(逻辑)在西方传统中占据的核心地位。但在学习、研读理论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其偏重的形式理性是对理性狭隘的解读,其形式理性思想终极服务目的在于西方中心主义,要看到当他展现的历史实际与其自身构建的理想类型不匹配时,他的态度是拒绝的,因此,我们要警惕对其的绝对化和普适化。例如,他将中华法系总结为“实质非理性”的“卡迪司法”置于合理化进程的最初阶段,而与现代欧美世界的“形式理性”置于其现代化的终点作为对比。如果我们对于帝制中国缺乏真实的“历史感”,建立不了连接、合并理想类型和实际情况的概念或理论,则很难走出韦伯结合历史经验与理论理想构筑的庞大叙事,韦伯笔下中华法系呈现的实质非理性的“卡迪司法”画面,就会如同受清代官方表达的影响留给人的错误印象般,刻在我们一代又一代后来学习者的认知与脑海中,使我们盲目跟从、人云亦云。
“实践历史”的研究通过与理论对手的对话来澄清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前瞻性也在成为其优秀的品质之一。一方面,“实践历史”的研究方法通过与对手的对话,每一次的观点立论都实现了所在领域的较为重大的发展。例如黄老师在法制史领域的深耕,在对抗“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要兼顾对“文化相对主义”进行反思,老师运用“实践历史”的方法对构建符合逻辑、道德和实用的新中国法律体系提出一系列的构想,弥合二元对立范式,提炼“实用道德主义”等概念,并以非正式调解制度和正式法庭制度的并用,有过错和无过错的民事损害的调和,赡养义务的子女在继承财产时可以多得的创新等为例,为区别于现代西方“理性”进行“合理性”的重要布局思考,点滴积累、呕心沥血,对手越是强大,这个过程越是艰难也越凸显了实质主义者的了不起。同样的,当回看历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实践者,将武装斗阵的立足点放在农村,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在当时需要对抗的是强大的形式主义马克思经典理论和视为正统的苏联革命经验,而这一“实践”理论的提出,最终引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的道路。另一方面,黄老师提出的“实践历史”肯定也不只是一个纯“回顾性”的概念,而是一个伴随前瞻性的概念。例如恰亚诺夫提出的合作形式的农业“纵向一体化”,不但从实践出发,跳出当时强大的资本化或集体化的二元形式包围,而且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设想,居然在百年后的中国,其参考价值也并不过时。
再次,珍视为我个人步入学术修行之路的起点。当我一步步走向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深刻领悟,并得到黄老师的认可后,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驱散了我求学道路的阴霾。原来那种孤独的深刻或是仅仅经验的研究都算不得第一阶梯的学术之路,而学习的过程仅仅有学术兴趣是远远不够的,理论固然深刻,但这种深刻不必然与刻板孪生,与鲜活冲突,相反,真正的深刻需要大多数人的理解,而达至多数人的理解需要直达人的心灵。因此,法学的研究应是对实践的充分关照和回应,需要植根于生活,要将自己的学术志趣与民族文化的充分体认和关怀紧密相连,要在在文化传统与现代价值和精神及人类共同的商品追求进行深度融合,古今通融、连接比较才是正途,此后的坚持积累与执着磨练,其道路也坎坷,也漫长。同时,课程的参与也让我有机会领略到第一等的学者的风采,黄老师谦谦君子、为人温和又兼具学者的缜密与务实,为学品格高洁,与学生交流中尽显难得的真性情!老师对待学生客观严谨,不怒自威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懒惰,而不觉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老师用毕生所学、悉数传授,极大的宽阔了我们理论学习的视野,也增强了我们驾驭理论的信心,学术层次也随之更上一层。我将其珍视为个人学术的起点,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读书,发现理论研究的对手,自觉在不同理论流派的交锋中寻找更重要、更基本性的问题,不会再沉溺于繁冗复杂的形式逻辑中,局限于某一流派的二、三级论点,迷失于茫茫苍穹的繁星点点。在课堂中老师几次的欲言又止中,能深深感觉到老师的家国情怀与对当今特殊环境影响下的学子的殷切与希冀。老师学生弟子三千,有教无类,来到研修班能收获多少,要看个人的修为。
最后,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黄老师悉心的指导,加之跨学科优秀同学间的交流、比较,打开了我对读书及课堂学习的全新认知,每一节课都受益匪浅,让我这无名小卒得以迅速的成长,向“千里马”看齐。梁竹、长宁、刘建才华出众,首次课就能很好的领会并运用老师的指导,写出非常精准的笔记;婧蓉秀外慧中、马闯功底扎实、嘉琪聪颖率真、瑞阳通达健谈,每一位同学都那么优秀,能荫蔽于黄老师门下成为同学真是三生有幸。更加幸运的是,今年的研修班有四位助教老师的重磅加入,他们为人师表、学术严谨的风格,是我学习的榜样。高原老师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跟着高老师上课总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课程安排非常精妙;正阳老师理论功底扎实,文如其人,令人艳羡;赵珊老师一定是得到黄老师的真传,一针见血直指灵魂的授课方式,催人奋进;赵刘洋老师才思敏捷、博学多闻,课堂上灵感不断,总能将讨论引向深入。每次上课我都带着满满的期待,盼望上课,感受在友好而优秀的集体中,不自觉的进步,及被优秀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架着往前走的幸福!
课堂上值得珍藏的细节很多,无法一一叙述,而课程结束留给我的是充实、快乐与深深的遗憾,遗憾自己不够优秀未能更早赢得这样的机会,遗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平平,多希望时间能倒流,能将所感、所悟重新来过、认真践行,多希望视频不关不说再见!动笔记下研修班的点点滴滴,铭刻为2022年永不褪色金黄秋天的记忆。彼时,被“法律、社会与经济:历史与理论”研修班刚刚接纳的我还处于学业的瓶颈,7周的学习弹指一挥间,记得10月28日那次课上,黄老师感慨“时间过的真快啊”,那时的我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挣扎,而光照了进来,觉醒就是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