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吟啸且徐行
郭长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硕士生
出发
去年五月,我被人大农发院录取。由于本科学习的是工科,对农村发展和农业经济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索各种三农研究必读书单,希望通过突击阅读几本经典著作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外行,以避免入学后的尴尬。在我搜罗的各种书单中,《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频频出现,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检索作者黄宗智教授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黄老师居然曾执教于人大农发院,那种亲近感一下子就击中了因为最后一名调剂上岸而对农发院正感恩戴德的我,于是我决定自己就从《华北》开始读起。同时我也在网上看到,黄老师虽然已经不再招收学生,但是每年还会开一个研修班,这也让我非常心动。我心想,这要是参加了黄老师的研修班,以后就可以厚着脸皮说自己是黄宗智先生的弟子了。用相声术语来说就是:嗬,听着就那么美!这就是我申请研修班的初始动机,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颇为可笑。但同时我又觉得自己很幸运,误打误撞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赶路
我本来是想申请2021年的研修班,但我当时实在是没能写出像样的读书报告来,也就只好作罢。九月份入学之后,虽然学业压力很大,但“啃”《华北》仍然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笨头笨脑的我似乎有一点点开窍了。尽管我还是没能梳理清楚全书的框架结构,但我已经基本掌握了“内卷”这个概念的含义,也大概明白了这本书对话的对象。到这个时候,我对研修班的态度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为了参加而参加”变成了“想要参加”。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十月份。国庆节期间,我跟随导师仝志辉教授到了山西省平顺县川底村调研。在阅读了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档案之后,我发现合作社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低效。恰恰相反,川底村的郭玉恩合作社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我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背后的机制搞清楚。返京后我读到了高原老师写的《合作化能够带来农业产出的增长》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互助组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更加精细的、门槛更低的要素配置市场,初级社则更进一步,直接不要要素市场,相当于科斯企业性质理论所说的,通过管理手段来直接配置要素。我读完之后大呼过瘾,佩服得五体投地。联想到高原老师也曾是研修班的学员,而且他是物理学博士出身,也就是说研修班应当是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我对参加研修班的期待再上层楼,变成了“非常想参加”。
在阅读完《华北》并自认为掌握得还可以之后,我开始阅读《长江》和《超越左右》,这两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实在是难以言表,因为这两本书直接解答了我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如何理解集体化,如何理解农村改革。我之所以从工科跨考到农发院,当然主要是因为就业,但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就业,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能解答内心的困惑。黄老师在《长江》中指出:集体化改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密化的社会经济体系,只是推动了其进一步过密化,直到改革时期,乡村工业和新副业的发展,通过吸纳农业过剩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为农业带来了“没有增长的发展”。黄老师还在《长江》中批评了意识形态争论对经验事实的扭曲,忽视了真正重要的历史事实。我自己就是长期被意识形态的争论所左右,在左右之间来回摇摆,对集体化和农村改革的认识经历了数次大的转变。直到读完《长江》,我才从这种痛苦的思想震荡中解脱出来。
《超越左右》同样也给了我当头棒喝式的启发,尤其是黄老师在书中指出: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与城镇正式职工之间的巨大差别,是今天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在流水线上当童工的经历,当时我每天要在车间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每天的收入却只有五十元。我身边的工友状况要稍微好一些,每个月的收入也不到两千元。我还想到了本科去矿山实习时遇到的矿工们,他们每天都在极危险的工作环境下作业,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正如黄老师所说,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内卷化农业和非正规经济之间的锁死,只有农业发生隐性革命,农民从事非正规经济的机会成本增加,才能形成一种压力,迫使资本家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待遇。当我把目光从都市里996的白领转向工厂和矿山里的农民工的时候,我对中国国情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变得更加理智,不像之前那么偏激。读完这本书正值2021年年末,参加黄老师的研修班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2022年最大的心愿。
当参加研修班成为我最大的心愿,申请研修班就成了我最大的压力,我非常担心自己不够优秀不能被黄老师选中。为了申请黄老师的研修班,我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我先是求助于曾经参加过研修班的陈锋师兄,向他请教如何写出“连接理论与经验”的读书笔记。后来我又参加了人大的法理学读书会,希望通过丰富自己的经历来增加录取的概率。再后来又通过胡欣然师姐认识了她的舍友杨晓婷师姐,请教她申请研修班的秘诀。
抵达
收到黄老师录取邮件的时候,我激动地跳了起来,我上铺的赵焕琪同学瞬间就猜到了我为何如此兴奋。他开玩笑说:“肯定是被黄老师录取了吧,不错,没辜负我对你的期待和培养。”我原本以为研修班的主要内容是黄老师讲授知识为主,传授一些黄老师的独门绝技,就像洪七公传授郭靖降龙十八掌那样,学到之后就能立刻成为武林高手。在浏览了往期学员的课程总结,以及咨询了陈锋师兄和晓婷师姐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读书报告,黄老师主持讨论。我还寻思这不纯属浪费时间吗,让黄老师讲两三个小时多好啊,同学们再厉害还能讲出什么来?直到研修班结束,我才理解黄老师的良苦用心。独门绝技固然重要,可如果没有浑厚的内功,什么招式也使不出来。研修班培养的正是做研究最基本的内功心法:读书。而且黄老师会针对每位同学的读书报告给出恰当的建议,这种对症下药式的指点才是最珍贵的。
黄老师最强调连接理论与经验,不仅要总结作者的论点,更要结合支撑论点的经验材料。我以前就从来不注重这一点,向来是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如果遇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般是后接受哪一种观点就信服哪一种观点,像吉姆·哈克一样。偶尔脑子灵光一点的时候,会把两种观点放在一起比较,选择一个看起来更有说服力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我一直想培养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却总感觉无从下手。黄老师提倡的连接理论与经验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只盯着作者的观点思考,那当然就像王阳明格竹子一样,格吐了血也格不出个所以然来。所谓连接理论与经验,就是要不断追问,作者的经验材料能撑得起这个结论吗?我被作者说服了吗?如果我来写,会对经验材料做什么样的解读,或者我会用什么样的经验材料论证或推翻这样的观点呢?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堂课,黄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华北》这本书最重要的经验证据或者说经验贡献是什么?坦白讲,我当时一下子懵了。我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最重要的经验材料?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嘉琪还歪了一下脑袋,似乎和我有着同样的疑惑。课程结束后,我瘫在椅子上,反复琢磨着黄老师提的这个问题,越琢磨越觉得自己读这本书读了一年多真是白读了,这么重要的问题居然从来没有思考过。从那以后,我每读一本书之前都要先默念三遍“连接理论与经验”。这是我在研修班上收获最大的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黄老师还提倡读书报告首先要总结作者的中心论点,而且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总结,这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往的读书习惯是,摊开书打开WPS,读到精彩之处就誊在电脑上。这样读倒是很细致,但是一来耗费时间太多,二来实际上没有真正消化成自己的东西,三来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结果就是事倍功半。当我用黄老师提倡的这种读书方法之后,我开始先读首尾,搞清楚作者的中心论点和理论对手之后,再读中间的具体论证过程。写读书报告的时候也是如此,先用一句话概括中心论点及其经验证据,再用三四句话概括分论点及其经验证据。虽然我此前读过《长江》和《超越左右》,但我之前写的读书笔记是流水账式的,参加研修班时又按照黄老师的要求重写了一份。在写作这两篇读书笔记的时候,首段在篇幅上虽然只占一成,但却花了我一半的时间,每一句话都要反反复复修改。这么做看起来很低效,但我自己不这么认为。当我写好首段之后,我就能感觉到全书的框架结构异常清晰,作者的理论对手一目了然,后边的内容写起来毫不费力,甚至可以说行云流水。用黄老师的话说,这样的读书报告,才是真正消化了的读书报告,才是“有用”的读书报告。
正所谓“会读才会写”。研修班的主要内容是读书这不假,但也绝不局限于此,这是我最近才体会到的。高原老师在研修班上说,黄老师的农经三卷本和法律三卷本就是“实践社会科学”最好的练习册。我当时仅仅理解为通过阅读这三本书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实践社会科学”,没往研究和写作方面想。研修班结束后我开始构思自己的硕士论文,却迟迟没有进展。直到上周我旁听高原老师的质性研究方法课时,我听他讲到有同学如果想做实质主义经济学研究,可以去参照《华北》,这本书就是实质主义典范。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我心想,对呀,黄老师讲的这些读书方法如果逆练那不就是研究和写作的方法吗?农经三卷本不正是最好的研究范本吗?想通了这一点,像搜集什么样的经验证据、对话什么样的经典理论这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研修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还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黄老师的真诚、和蔼和谦逊。黄老师非常真诚地讲述了自己双重文化人的身份,以及从思想史转向农业经济研究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名世界顶级的学术大师,慈眉善目的他多次鼓励我这样一个浅薄无知的毛头小子(当然黄老师可能不这么认为,毕竟他觉得我看起来比高原老师还要年长),特别是在第三周的课程上给了我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让我既惶恐又兴奋。我在那周的课上提出了对《超越左右》第四部分的不同意见,黄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认真对待我的看法,鼓励我去读皮凯蒂和周黎安老师的书,以完善我的观点,这让我非常感动。
研修班上的四位助教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学者。高原老师、蒋正阳老师、赵珊老师、赵刘洋老师,分别主持了实质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阅读和讨论,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核武库”。高原老师对恰亚诺夫的评价鞭辟入里,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还解答了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蒋正阳老师的课风趣幽默,那句“读不懂韦伯可能不是你的问题,是韦伯的问题”,虽然说是玩笑话,但却给没怎么读懂的我带来了极大的宽慰。赵珊老师主持的讨论节奏明快,几乎是在“拷问”我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但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赵刘洋老师学识渊博,经常旁征博引,而且他用几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就把布迪厄及其理论对手讲得异常清晰,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研修班上的七位同学,马闯师兄、芦丹师姐、刘建师兄、嘉琪、婧蓉、瑞阳、梁竹,都非常优秀,能和如此优秀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和讨论实属幸事。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形容就是“君子和而不同”。虽然我们的专业背景不尽相同,但是我们有相近的学术追求。我们的讨论既不是在自己的学科内自说自话,也不是在简单重复黄老师的观点,而是不断地连接理论与经验,追求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再返回到实践。期待我们未来保持这样高质量的交流!
再出发
行文至此,我已经发现自己写跑题了,毕竟我是在写研修班总结。用赵珊老师的话说,这是一份“作业”。我却花了一半的篇幅去谈参加研修班之前的阅读经历。但我又觉得非这样写不可。因为对我来说,黄老师的研修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或者说一段短暂的经历,而是我过去一年多读书生活的中心。借这个机会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事情,这对于我这种处女座男生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我甚至在被录取前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
而且我和研修班的缘分还不止于上文所提到的。今年上半年我妹妹郭长源同学有幸成为了黄家亮老师的学生,黄家亮老师是研修班的第一届学生。我在法理读书会结识的韩尚宜师兄,一位学识渊博却又非常谦逊的青年学者,是尤陈俊老师的学生,尤老师是研修班的第二届学生。就在昨天,我发现《罗辑思维》节目的策划李源同学,就是罗胖说的那个“被导师分配去研究张慰慈”的倒霉孩子,居然也是研修班的学员。那期的节目内容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李源同学被导师安排研究张慰慈这个事情我一直记得很清楚。看那期节目还是在高中,没想到七八年后会和这个倒霉蛋有了这样有趣的联系。这些都是我如此重视研修班的原因,也是我非这样写不可的原因。
我深刻体会到,这些人和事可能比研修班本身对我来说更重要。我所说的“再出发”,不仅仅是说带着研修班的收获再出发,更重要的是带着这一路收获的体验、情感以及社会联结再出发。我深知,在当前的学术体制下,从事实践社会科学研究并非易事,惟有这些体验、情感、社会联结,才能支撑我从事这样求真求实的学术研究,才是我“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底气和依仗。
郭长宁
202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