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课程感悟
田炀秋 中南大学法学院2020级博士生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能够参加黄宗智老师的研讨班,不论对智识还是心灵而言,都是一场难得的盛事。
说来惭愧,我是从今年年初才开始有意识地认真阅读黄老师的作品的。博一开始,我就想尽早确定博士论文选题,但对自己之前做过的一些研究又不甚感冒,觉得它们都不是我内心想真正从事的东西。怀着慌张而迷惘的心情,我把法学界各门派的代表作品都看了一遍,结果知识所获不少,但心灵触动甚微,眼看着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仍一头雾水,不知所往。所幸那时恰逢黄老师的《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丛书出版,我看了网上的介绍后兴趣十足,立马下单买来厚厚的三卷本。先读了卷二《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实践与理论》,读完,一往情深。黄老师的学术关切在普通人民,这正是我从心底里所愿意关切的;他基于经验事实来择取并创新理论,这给我一种有力的真实感。于是,我一头扎进了黄老师的著作中,成了一名笨拙而虔诚的“编外”学徒。“上瘾”后不久,就看到了研修班的招生通告,起初心有畏惧,觉得自己认识尚浅,不敢报名。后来向邵六益老师请教时说了自己的想法。邵老师是12年研修班的学员,待人真诚,他鼓励我要勇敢尝试。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开始准备。但那时距报名截止时间很近了,加之母亲病倒住院,可以说有点手忙脚乱。我抽空在医院读完了报名通知里列的书,急匆匆赶在截止日当天写完笔记交了过去。正当我为赶上了报名的末班车而松一口气时,邮箱却“叮”的一声提醒我邮件发送失败,我急忙查明原因另申请了新邮箱,火急火燎搞好已过午夜,按理已经迟了,但我不甘心,还是说明缘由,把报名表投了过去。几天后,我同时收到了两封邮件,一封是录取通知,一封是给未被录取同学的鼓励信。看后我又凌乱又紧张,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被录取,战战兢兢再次给老师发邮件询问,得到了肯定的回复,这才终于放下心来。颇具戏剧性的报名经过让我的心情如坐过山车,因此,得知被录取后,我的喜悦也尤其盛大。但正式上课又是另一番体验。
写读书笔记贯穿课程始终。能够写出合格的读书笔记是黄老师对研修班学员的基本要求,经过七周的写作训练后,学员们的笔记能从合格提升到优秀则是他理想的课程效果。对我而言,这是一场身与心的双重淬炼。每周读完一本著作并写出笔记尚只“劳形”而已,但要把笔记写得精准而全面则必使出全部的心力不可。在上研修班之前,我已读过黄老师的《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一文,不过那时还属于眼到手没到的不自觉阶段,为报名研讨班,我才动手写了第一篇正式的读书笔记,也才真切体悟到了“看起来简单,想做好却难”的道理。对于如何写好笔记,黄老师强调首先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作品的中心论点,然后列明作品的次级论点和经验支撑,指出作者的理论敌手,最后,思考自己是否被作者说服,又有何种感悟。老师的要求是清晰明白的,但我写出的笔记不是忽略了论点的经验证据,就是概括有失精准。起初,我觉得是自己行文造句不规范不清晰的问题,因为每次上课听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作品的概括后,我认为自己的理解也是一致的,但无奈写出来的东西总有不得要领之感。于是我尝试在写作的过程中收敛手脚,尽量用作者自己的话来概括作品的观点,对于经验证据,则生怕错漏了关键的例子和数据,都事无巨细罗列出来,结果是,如此小心翼翼写出的笔记不仅长而冗,且质量更差了。我在课上说了自己的困惑,黄老师点明我,能否写出好笔记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正用心理解了作品。课后反思,才发觉自己陷入了为笔记而笔记,反忽略了作品本身的泥潭。意识到这点时,前三周的课程已结束,我一边为笨拙的自己没有被“劝退”而终于宽心,一边又对接下来的理论阅读隐隐恐惧。尤其在翻开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组织》,看到满篇都是图表和公式后,我倒抽了一口凉气。好在这本书不厚,我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啃了下来。为判断自己是否理解了书本内容,我尝试每读完一章就总结该章的内容,接着在总结的基础上梳理出恰亚诺夫的理论脉络,觉得自己捋清楚了后才动手写笔记。整个过程下来,自我感觉比较踏实,最后也得到了老师“不错”的评价。但随后,韦伯作品的广阔深邃以及布迪厄作品的抽象晦涩又把我打了个措手不及,单是读完已让我叫苦不迭,更不必说写出精准的笔记了。因此,整个课程下来,我觉得自己像个刚拿到驾照就开车上路的新手,虽也能靠着单薄的体悟磕磕绊绊地前行,却无法顺利应对复杂多变的路况。而且,以往重文辞轻实质的文艺青年式阅读习惯让我更像是新手中的女司机!但我终归是幸运的,能在蹒跚起步时就得到黄老师的指导并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交流是莫大的洪福。
训练读书笔记的写作只是让我们掌握能够精准理解作品的方法,而学习如何处理经验与理论的关系才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为此,黄老师设置了两大阶段的阅读任务。第一阶段读老师自己的“农业三卷本”和“民事法律三卷本”,这样他能更好地判断我们的笔记是否精准。当然,更重要的在于,这些都是注重实践经验的作品,阅读它们有助于深入理解黄老师所提倡的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此外,作品中所择取和综合运用到的一些理论也为我们第二阶段的阅读做了铺垫。可以说,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在于找准经验与理论的连接。由于能力有限,我选择重点读“民事法律三卷本”。三周下来,头脑焕然一新。虽说读的仍是法律本家的内容,但身在法理学专业的我平时很少接触这类经验性很强的法史作品。当然,这一方面是我自身的视野不够开阔,另一方面,也足见目前教育系统下学科设置的藩篱之牢固。在《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一书中,黄老师通过分析大量的诉讼档案和相关文献指出,清代法律制度是由彼此背离又抱合的表达与实践组成的矛盾统一体,重构了有关清代法律的诸多认识,如民事诉讼其实是清代地方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地方官在法庭上是依律例断案,而非调解等等。这些基于经验得出的结论与我此前所接触的如滋秀贺三等学者对清代法律的论断是大不相同的,而与仅仅依据“表达”得出结论的后者相比,黄老师扎根事实,同时兼顾表达的研究显得更全面,更有说服力。这让我一下子惊觉于经验研究所具有的威力与潜力——它不仅是我们挣脱流俗见解的良药,而且有助于我们从鲜活的事实中发现新理论,创建新观点。而这些,是企图把人类生活世界模式化、框架化的纯理论概括所难以做到的。换句话说,经验之可贵,在于它还原了生活的真实与复杂,而纯理论之偏颇,则在于它总是以模型来“切割”现实,从而忽视了生活的壮阔。扎实的经验研究可以让人谦卑,而飘逸的纯理论构建容易使人疏狂。
但只有经验而无理论也是不行的。课程的第二阶段,黄老师带我们读的是四大理论流派(实质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相较于第一阶段而言,这一阶段的阅读难度有所增加,因为少了经验证据的抓手,抽象的理论构建就不太容易把握,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程度的类似于“意会”的领悟力。而一旦领悟到位,理论又很容易让人“上头”,使人飘飘然觉得可以用它来解释眼中的一切。对此,黄老师反复告诫我们,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思想的警惕,注重从经验事实来判别理论的洞见与不足,这样,才不会被理论所蛊惑。以形式主义的代表学者马克斯·韦伯为例,他的类型学可以作为我们认知法律的一种手段,但他将中国法总结为是非理性的,工具主义的,则与中国法律的实际特征不符。此种理论对事实的偏离既破除了我们对韦伯的迷信,也为我们基于中国法的实践创建新概念提供了动力。老师称之为“与既有理论的对话”。黄老师自己的研究就是基于事实来择取并创新理论的绝佳范例,在分析了大量清代诉讼档案后,他选择了韦伯颇有洞见的“实体理性”命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中国法是一个具有实体理性特征的背离又抱合的矛盾体。相较于理想化的理论模型,黄老师更加注重经验实证,这也是他欣赏作为历史学家的韦伯甚于理论家的韦伯的原因。此外,将个人的研究放置在学术大潮中,时刻反思意识形态对自己的影响也是我们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黄老师认为意识形态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我们在使用理论的过程中有多么地审慎,都无法避免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要尽可能地减少意识形态对自身研究的干扰,就只有抓实经验证据。不敢说黄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我已尽数领悟,但他对学术理论的看法促使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研究。我就是那种一旦领悟到了某种理论就认为它漂亮得足以用来解释眼中的一切的人,然后再兴奋地把它们套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可现在想来,我怀着掌握了理论的欣喜兴致勃勃所做的研究,无非是为已有的理论添加了某个或许并不贴切的例子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增进对真实的认识,更不用说做出何种学术创建了。作为一个法理学的学生,此前我总是把理论视作某种可追寻的答案,我的迷茫也来自于从一个答案流连到另一个答案之中,我总觉得似乎有更迷人更有魅力的答案等着我去发现。可我现在意识到,理论不是问题的终结之处,而是问题的开始之端。
在授课的过程中,黄老师特别强调经验之于理论的重要性,而他所孜孜教授的其实也是他个人学术生涯的经验总结。他传授给我们的阅读书籍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他亲自摸索出并认为确实有助于学术研究的,而他本人卓著的学术成就也证实了这一套做学问的方法的成效。他既是自己所提倡的研究方法的实践者,也是作为实践者的自身的观察者和总结者。为了他内心深处最关切的中国的发展与未来,为了能让这一套他觉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能够惠及更多的青年学生,他于是也成了一个不觉劳苦并乐在其中的“布道者”。研讨班上课的时间在国内是傍晚七点半,而在黄老师的时区则是早上六点左右。每次上课,黄老师都会精神矍铄地出现在电脑屏幕中,亲切地和同学们交谈,然后趁着下课的间隙才匆忙吃早饭。他细细地批注我们的笔记,敏锐而中肯地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与不足;他兴致勃勃地听着同学们的讨论发言,满意时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微微笑着,发现不足时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同学们的缺陷,既和蔼又严厉。
高强度的课程训练无疑是让人精疲力竭的,然而我的心灵始终充盈着求知的幸福。虽然,今年的研讨班是线上授课,形式比较特殊,同学们课下各自阅读用功,只在上课时隔着屏幕相见,但大家的真诚与热络却没有被阻断,一个半月的学习自始沐浴着和善与美好。尽管结课已许久,现在回想起依旧涌起阵阵回甘。
研讨班的学习经历饱含财富,它将成为我后续学习之路上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不论在智识还是心灵上。
感谢黄老师给予我参加研讨班的机会,想借约伯的话说,“我曾经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这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也是有力的鞭策;
感谢研讨班的同学们,你们的才华让我惊叹,你们的真诚使我感动,希望我们能有机会面见;
也感谢赵珊学姐的照顾与付出,每次上课看见你的笑容,紧张的我总是安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