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宗智教授研修班课程总结
蒋秋玲 中国政法大学2019级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
关于为何读书与如何读书的七周课程告一段落,这是一种在理论与经验筑成的山峰中前行的体验,曲折回转终见天光,然而要拾级而上更进一步,仍需持之以恒地学习。在每周阅读、整理和讨论一本书的课堂上,黄老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向我们传授了如何读书、如何学习理论以及如何找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在课程结束一月有余后的今天,再次回顾研修班课程,有两条主线牵引着我的回忆:一是黄老师所讲授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以及做研究的方法,二是我在聆听与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解和认知。换言之,研修班本身便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以下便结合我个人的“经验证据”与读书理论相连接,试做总结。
一、读书方法
首先是要抓住全书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对全书形成总览的概括。在课程录取邮件中,黄老师要求大家在课堂上“用一段话,甚或单一句话来拧出全书的中心论点。”在前三周阅读黄老师的著作时,这一要求尚且能做到,因为黄老师的三本书都有很明显的论述重点,前言会点出讨论的问题,而结论则对问题作出回答,通过阅读首尾抓住中心论点并不困难。以《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为例,其核心观点是清代民法的官方表达与具体实践是既抱合又背离的,在阅读过程中便应牢牢抓住这一中心论点,并判断这一观点的论证是通过哪些分论点加以支撑的。这样一来,读者便能有意识地拆解作者的论证步骤,对整本书的论点和结构形成清晰的认识。而在后四周阅读四大主要理论流派的著作时,精确地拧出中心论点就颇为困难了,一方面是理论著作的经验证据减少,增加了理解难度,另一方面是要找出理论敌手才能进行对比。后者是我的弱项,在课堂上老师也时常提醒我,要想方设法找出作者试图对话的理论是什么,批判了哪些理论,赞同了哪些理论,只有理论对手清晰了,作者的观点才能得以呈现。对于理论著作,可以先初步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学者的主张,但不能以二手文献代替自己的阅读思考,正如黄老师所说:“初次阅读理论是很珍贵的体验。”在课堂上,黄老师鼓励大家不要对阅读理论望而却步,因为理论往往要读上四遍才能理解甚至运用,因此要树立信心训练自己阅读的能力。
其次是学会连接理论概念与经验证据。在此之前,我阅读著作往往是吸收其观点与结论,而不太重视所使用的经验证据,这就导致在引用相关文献时只留下模糊的印象,这实际上也是缺乏求真和批判意识的体现。黄老师主张不仅要学习理论,还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判断理论是否成立。比如黄老师的书中大多运用满铁材料、诉讼档案等经验证据来论证相关的现象并提出概念,研究做得十分扎实。而在偏理论的书中,则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去判断某一理论的解释力。例如在韦伯提出的四种理想类型中,虽然提出了作为与形式理性主义对称的实质理性主义,但并未给予足够的经验材料加以详述,在这个理论与实践的交锋点上便提供了一个可以扩充或者超越理论的区域。黄老师在《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一书中就借用韦伯所提出的实质理性主义,提出了“实用道德主义”的关键术语。除此之外,在阅读中训练连接概念与经验,有助于形成一种批判意识,即作者运用这些经验材料能否得出这一结论?这一理论是否有其局限性?这种意识在我们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调用起来检验论证是否充分,也就是读书与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
最后是对作者的追问和反思。读完一本书后,掌握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熟悉了理论概念与经验证据的连接,就需要思考作者的判断是否具有说服力、所阐述的理论对于认识中国现状或解决中国问题有什么帮助?对自身所在领域的研究有什么帮助?这实际上是上升到与作者对话的高度,将作者输出的内容形成自己的学术智库。黄老师曾经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学术经历,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开始阅读做读书笔记,读书卡片放满了两抽屉,而这些书的内容最终转化为了思考的工具和写作的素材。我在七周课程的阅读训练中,也逐渐形成了让知识为我所用的理念,即不能桎梏于理论家们所提出的各大理论流派之中,而要充分阅读、认真理解、仔细研判,从中找到理论的交锋点,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经验材料,对问题作出新解释。这也是黄老师始终强调的从理论中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求答案。
二、读书笔记
首先是要对学术著作的内容进行精准地概括。用黄老师的话说,是“把要讨论的著作精确地放在桌面上。”因此,每节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全书,老师会邀请总结较好的同学朗读其首段,在对内容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后,大家再展开讨论。经过七周的阅读训练后,我认为这部分是最需要下功夫的,一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二是对分论点的取舍,三是对经验材料的总结。在对中心论点的概括上,既要考虑到作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又要厘清理论敌手。以《农民经济组织》为例,恰亚诺夫关注的是农民经济组织的形成、运作和特征,因此核心论点是农民家庭是生产和消费合二为一的单位,他对理论敌手的批判则包括对资本主义所提出的资本主义农场特征的批判、对形式主义所主张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抓住中心论点后,还需要找出与中心论点最为接近的次级论点。学术著作多以章节形式展开论述,但最为核心的次级论点仍然是需要提炼概括的,例如《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一书中,黄老师将其分为典权、田面权、债权等几部分论述,如果以此区分次级论点会显得繁琐冗余,而且容易埋没在细节里失去对全书的把握。因此,要找到最紧密相关的经验证据和支撑论点,简明扼要地说明次级论点。最后是对经验材料的总结,要以一两句话将研究的材料案例等概括出来,避免只见理论不见经验。
其次是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避免大量引用原文。黄老师在课程大纲里对读书笔记的要求是“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大约两三千字左右。”但实际上在七周的课程里大多数同学都远超这一字数要求,就课程学习经验而言,我认为还是应当遵循老师的要求,在两三千字的篇幅里实现对原著的概括和提炼,达到厚书薄读的要求。最开始写读书笔记时,我的方法是将作者所提到的论点都一一列出,并辅之以经验证据,是一种Excel式的摘录笔记。显然,这样做既缺乏条理和逻辑,也难以在翻阅笔记时快速理清思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自己对著作的看法。因此,在阅读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秀笔记后,我采取了删繁就简式写作,即第一遍用自己的话梳理出全书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和经验证据,在第二遍修改时则去掉多余的论述、上下文不衔接的逻辑,将不准确的概念替换为作者提出的原文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读书笔记进行二次加工,用自己的话构建新的框架体系,印象也会更加深刻。黄老师曾说读书笔记是写给将来的自己看的,因此要尽可能保证阅读的精确性,留下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想,为以后的研究学习做参考。此外,要尽量避免对原文的大量引用,否则容易形成思维上的惰性,不经思考就接受了作者的逻辑。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有助于提高书面语言的概括能力,将作者的表述化归为自己的语言风格。尽管老师的建议很中肯,但我在七周阅读中仍然受到话语的拖累,难以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话语和思维,仍然需要不断的阅读写作加强训练。
最后是写作读书笔记的逻辑应当清晰明了、一以贯之。做研究和读书的顺序是反过来的,读书要求的是厚书薄读,做研究则是要将一个问题发散得很深入,但二者的内在核心是一致的,都是用清晰的论证思路搭配丰富的经验材料。因此,在看书时应当带着核心问题阅读每一章,在有限的证据里找出中心论点,而写作读书笔记时,同样应当从卷帙浩繁的论述中找出作者论证的逻辑,并以此作为读书笔记的脉络展开。例如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家庭农场是依靠农业生产和佣工/手工业这"两根拐杖"维持其内卷化生产,在论证内卷化特征时便应以此为框架,找到这一结论的经验证据材料。此外,还要注意写作的连贯性。在边读边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作者在某些段落、章节中的小逻辑的影响,但一份简明扼要的读书笔记应当使人快速掌握论述的脉络,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主线一以贯之。这个逻辑主线或称之为理论红线,主要针对的是理论对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与实践相背离的问题,厘清理论红线后方能保证对原文复现的精确,以便日后备查。
三、最关心的问题
前五周的课程主要集中于阅读著作、连接概念与经验,当进展到第六周的时候,黄老师除了与大家讨论著作本身的内容,还会邀请大家交流自己在研究中最关心的问题。同时,老师也会分享自己关于学术研究的一些观点。
首先是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拒绝在全盘西化和本土东方主义之间作取舍,而要专注于观察实践创新和经验材料本身。在第一节课讨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一书时,我向黄老师提问,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表达为什么没有受到实践的影响作出改变?例如衙门在面临案件堆积、当事人利用法律制度耍花招等现象时,并未通过改变法律来抑制这些现象,那么这种背离是否阻碍了制度的发展?黄老师提醒我思考“发展”的含义,这个“发展”究竟是指向西方国家法律制度还是现代法律制度,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我是落入了二元对立的陷阱之中,不自觉地将西方视为一切发展的目标;如果是后者的话,在清代语境下的清政府并不具备改革的打算和决心,仅仅是在传统框架内维持一套“无讼”的话语体系,以现代之诉讼标准去要求清代法律,颇有强人所难之嫌。在这堂课上,与老师、助教和同学们的讨论让我开始对“现代主义”产生了反思。在现代法学教育中,我们所学习的是以兰德尔为代表的法律形式主义,是一种类似欧几里得几何学一般注重严密逻辑的法律,在这种形式框架下所追求的是逻辑上尽善尽美的法律而非指导实践的法律。在这种影响下,英美法律成为一切法律所追求的理想标杆,以至于垄断了“发展”的定义,形成了一家独大的话语体系。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不自觉地以西方作为发展的对象加以比较,这种思维模式实际上已经将我禁锢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思考,而我并未意识到这种束缚。在黄老师提醒下,我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反思现代主义,这种思考方式的转变也让我受益颇多。
其次是警惕一切理论背后的意识形态推手。黄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阅读纯理论的著作要养成经验判断的习惯,例如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定理和出发点都是理性人假设,我们就要代入经验判断是否合理,不能被理论“吓倒”而盲目追随。尤其要注意理论背后的意识形态,不能被帝国主义理论所洗脑,因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有其目的。比如列强入侵他国的历史事实,既不是现代文明也不是普适规律,而是意识形态的入侵,但在新自由主义理论下将其叙述为一种引入文明的方式,显然不符合实际。同样的,一种理论的兴起除了纯学术追求外,还可能有意识形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中最能体现。学术研究要求价值无涉,更需要警惕各大理论流派背后的意识形态,避免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洗脑。
最后是注重实践创新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在课程的最后一两周,黄老师让大家对理论的采纳、保留和批判各抒己见,并讨论如何使用和重构理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消化理论。在关于理论问题的思考上,当我不再盲从于现代主义时,我的新问题是如何在两条道路中做选择:一是以比较研究方法为代表的西方中心主义,二是以本土资源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理论。黄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要意识到二者的局限,然后选择超越对立的第三条道路。其方法是要深入掌握一种理论,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几种理论,然后根据四大理论建构自己的中层概念,有意识地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也就是从实践逻辑中发现创新,并将其总结上升为理论。因为实践有其真实性,但是缺乏前瞻性,只有一手抓实践,一手抓理论,才能真正做到超越对立。
四、结语
回顾研修班的七次课程,每堂课的印象都十分深刻。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研修班课程只能在线上进行,少了面对面交流的环节,大家都有些拘谨,但黄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在视频里观察其他同学的神态,并适时提出问题邀请同学讨论,课间也会鼓励我们互相交流。黄老师年过八旬仍笔耕不辍,保持着每天三点起床写作的习惯,还坚持将自己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这种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令人格外敬佩。
在黄老师的课堂上,我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专业的优秀同侪,他们或是熟读理论、或是拥有精准的概括能力、或是逻辑思维极其清晰,每一位同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课程尚未开始时,楚舒宇师姐特别友好地加了微信互相问候;第一堂课结束后,我向陆兵哲、李尚阳、马国琛和金扬扬同学借阅了读书笔记,读完之后不禁感叹大家优秀的文笔和清晰的思路;在之后的讨论中,王志丽、田炀秋、何成云和张剑波同学都回答了我的问题,尤其是志丽师姐很晚还在群里回复我的问题,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深受现代主义“荼毒”;在阅读韦伯时,与姚金辛同学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辛佳颐师姐虽然远在荷兰,但在微信上还一直鼓励我,给了我很多信心;课程结束后,在北京的同学一起吃饺子,也让我认识到黄骏庚同学活泼的一面,以及助教赵珊师姐的耐心。在疫情蔓延的当下,能够与良师益友度过夏秋之交,实在是幸事一件。
回想夏日傍晚收到黄老师邮件时的欣喜,不得不说这是今年夏天最高兴的事情。尽管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和压力、绞尽脑汁读书写笔记、紧张地等待老师反馈意见,但更多的是跟同学们学习交流时有所收获的喜悦、获得老师认可时的自信以及静下心来读完一本本理论著作的成就感。课程结束之后,我依然沿用黄老师所讲授的方法读书,而每每遇到困难、懈怠之时,就会想起曾经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的时刻,这些珍贵的片段日后也将激励我不断前行。
辛丑年秋于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蒋秋玲